图片展示

中泰佛教交流网欢迎您!

从《孙子兵法》看太极拳中的战略战术

浏览:     发表时间:2015-12-17 18:09:32

: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的兵书,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兵书。它不仅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而且很多学科都借鉴其原理,日本一些著名企业家用《孙子兵法》指导其经营企业管理,而得以 ...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的兵书,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兵书。它不仅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而且很多学科都借鉴其原理,日本一些著名企业家用《孙子兵法》指导其经营企业管理,而得以使企业迅猛发展。

   美国的著名西点军校则将《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之一,足见其重视程度。纵观中国太极拳的拳论,不论是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还是武禹襄、李亦畲等名家对拳理的论述,都与《孙子兵法》一些论点一脉相通。

        可见《孙子兵法》对太极拳战略战术的深远影响。我国传统的军事思想,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太极拳的战略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我守我疆,不卑不亢。”(陈鑫)所以它强调“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讲的“后之发,先之至。”《孙子兵法》有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太极拳则要求“如行云流水”“以柔克刚”、强调“顺其势,借其力,因敌变化示神奇。”“因敌者”,拳论中“舍己从人”之谓也。

      《孙子兵法》有云:“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正是太极拳“三节劲”的理论依据。拳论云“劲分三节,节节贯穿”,“击首尾相应,击尾首相应,击中首尾相应。”(陈鑫)《孙子兵法》有云:“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太极拳则处处讲圆,以螺旋式的动作而据优势。拳论云:“手足运动,不外一圈,”“所画之圈有正有斜,无非一圈一太极。”(陈鑫)“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相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九诀八十一式》)《孙子兵法》有云:“形人而我无形”;“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太极拳论》则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王宗岳)“人莫知所以然,只觉如风摧倒,跌翻绝妙”。“静若处女,动如脱免”。“轻如杨花,坚如金石,威比虎猛,鹰扬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侔乎山立”。(陈鑫)《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太极拳论则有:“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陈王廷)“声东击西走折叠”,“虚笼诈诱,只为一转”(陈鑫)“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要先给”等等论述,与孙子之论如出一辙。

        从上述《孙子兵法》的要论同太极拳拳理的对照中,不难看出太极拳中的技击原理及战略战术极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军事思想的精华。


分享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更多
>>>
推荐给朋友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QQ空间
腾讯朋友
人人网
豆瓣
百度贴吧
网易热
印象笔记
复制网址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微商系统

泰国地址:泰国曼谷敕赐普门报恩寺
 

 

     

手机版                                  安卓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