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佛教交流网欢迎您!
7月27日,百万金刚经共诵活动第十二期五万遍圆满。是日,两大诵经群共诵金刚经812部,诵经人数248人,第十二期累计诵经50667部。共诵活动至今十四个多月,全国参与诵经者达数千人,共诵《金刚经》303724部。
7月27日,百万金刚经共诵活动第十二期五万遍圆满。是日,两大诵经群共诵金刚经812部,诵经人数248人,第十二期累计诵经50667部。共诵活动至今十四个多月,全国参与诵经者达数千人,共诵《金刚经》303724部。
与提倡打坐的法门不同,唐代禅宗祖师常劝学人持诵《金刚经》。《金刚经》与禅宗有大因缘,是六祖惠能大师初悟之机,也是大师转凡成圣的根本。澄海先生在《身去身来本三昧》中写到这段因缘:
《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求法至成果的一部传记,文字简短,很多是俚语,却蕴含了深奥的佛法,愈读愈有启发,有心禅宗的人士应该逐字咬嚼,逐句细啃,最好点个蜡烛或点个小灯,置个茶茗或咖啡,保证愈读愈有精神,不知不觉公鸡报晓,推窗外望,黑幕中有模糊的山陵轮廓,而晨星点点,一片宁静中透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甘味。
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历来各家有种种的说法,大多将这个心称为“菩提心”,表面看来似乎言之成理,不算错,但是怎么看还是觉得不妥。
这句话在《金刚经》是这么讲的:“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如果单纯地解释为生菩提心,六祖怎么会大悟呢?
六祖生菩提心是极为传奇的。他把木柴挑到客店,转身回家,无意中听到另一个客人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就像春天到了花朵就开了,那么自然。
有人不了解记载在《金刚经》上那种奇妙的缘分:“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真实不虚的,也有人获得实证的。
诸佛菩萨降临这个地球,都有特殊因缘的,法界会假借各种机缘,让这些再来人明心见性,以便传递圣道,拯救人心。
有人却又酸酸地说,惠能那时是解会,不是见性。但是六祖不识字,如何聆听到诵经声就解会呢?不说别的,我们都是识字的人,打开《金刚经》持诵的时候,都会觉得雾煞煞,不知经里的涵义?试问:我们初次听人家诵《金刚经》,我们又从何解会呢?
顶多只能说六祖是领会,领受而体会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变化,所以他急着要到五祖山拜谒弘忍大师解开谜底。
……
斯人已逝,今人为求谜底,手捧《金刚经》,勤诵未休歇。
第十三期五万部,于7月28日周四,晚九点启诵。欢迎加入“安祥书院”QQ群参与,群号:280887456,或关注安祥书院微信公号:anxiang-chan,共启金刚之行。
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腾讯佛学 安祥书院 同启
201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