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中泰佛教交流网欢迎您!

东林寺与阿育王寺合办省庵大师诞辰纪念活动

浏览:     发表时间:2016-05-30 21:57:04

2016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十四,为纪念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诞辰330周年,追忆大师一生德业,弘扬大师净业理念,效仿大师高深行持,庐山东林寺与宁波阿育王寺联合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

2016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十四,为纪念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诞辰330周年,追忆大师一生德业,弘扬大师净业理念,效仿大师高深行持,庐山东林寺与宁波阿育王寺联合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

  东林寺方丈大安大和尚、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常务副院长弘法大和尚、阿育王寺大知客师印斌法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宗柱法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清华大学蒋劲松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法师和学者,齐聚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参加省庵大师诞辰330周年纪念活动,并就省庵大师一生的行持、思想提交论文,以便对省庵大师净土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所提交论文将汇编成论文集公开出版。本次活动分纪念法会、思想研讨、瞻礼圣迹三个环节次第进行。

一、纪念法会

  5月20日,早上7点50分,东林寺大雄宝殿内僧众云集,梵呗共鸣,纪念省庵大师诞辰330周年法会正式开始。法会由大安大和尚和弘法大和尚共同主法。大众满怀虔敬之心,通过诵经念佛的形式,来纪念追思330年前诞生的省庵大师。省庵大师十五岁剃度受具足戒,博通佛典和儒学,二十八岁于宗门下开悟,尔后心归净土。曾五次于阿育王塔瞻礼佛陀舍利时燃指供佛,发四十八大愿,感得佛陀舍利大放瑞光。省庵大师多次屏绝诸缘,掩关念佛,一生启建十余次涅槃法会。晚年集结同志者成立莲社,率众念佛,共修净土,于四十九岁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大师撰著《劝修净土诗》《劝发菩提心文》等。因其道德隆盛,自修化他,影响巨大,被后世推崇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

二、思想研讨

  早上8点30分,“省庵大师净土思想研讨会”正式开始,会议由东林寺净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德范法师主持,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就“厌离心与生死观”、“念佛与菩提心的关系”、“净土正见与宗门教下的认知误区”、“念佛与慈善的关系”、“精进念佛与感应瑞相”等五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讨论。所提五个问题都由弘法法师首先发言,与会人员相继发言,大安法师最后做总结开示。在讨论“厌离心与生死观”时,弘法法师提出并阐述了“佛教”、“佛学”、“佛法”的概念和内涵,高度概括了佛法的本质和学佛的根本目标就是出离生死,成就佛果。与会人员听着法师的开示,耳目一新,倍感受益匪浅。

  对于“厌离心与生死观”,大安法师殷重强调:离开了生脱死的主题,佛教就退化为世间善法。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令众生了生脱死,究竟成佛。依靠念佛了生脱死就要从愿入手。厌离心和欣求心是一体两面的,是愿的核心内容,厌离要从厌离身心世界开始,这样念佛,才恳切、才至诚、才跟这句佛号相应,阿弥陀佛才会欢喜地加持。一个修行人对死亡是没有恐惧的,会带着欢喜心去迎接这一刻的到来,死亡的当下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一刻。

  对于“念佛与菩提心的关系”,大安法师开示:大乘佛法很强调菩提心,净土法门发菩提心的本质内涵就是深信切愿,往生的目的就是成佛度众生。万德洪名就是阿弥陀佛大菩提心的结晶,念佛的当下就在实践菩提心。

  对于 “净土正见与宗门教下的认知误区”,大安法师说:净土法门事理、性相、因果是阿弥陀佛彻证一切种智的结果,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达。众生不能了解这种大不可思议的特点,用常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唯有仰信佛言,依教奉行,去极乐世界现量亲证。

  对于 “念佛与慈善的关系”,大安法师以省庵大师《与茅静远居士书》为背景作了令人警悟的开示。大安法师开示:一个净业行人一定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念佛求往生成就佛果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世间慈善,随缘随分适度去做是可以的,但切不可以做慈善为要务,把念佛求生净土放在次要的位置。净业行人对此一定要高度警觉,不可小视。

  对于“精进念佛与感应瑞相”,大安法师开示:感应之道是净土法门的基本原理。整个法界都辐射着阿弥陀佛大愿的能量,犹如洪钟待叩,信愿感通是法尔自然的结果。感应有多种形态的表现,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等。临终接引也是感应的结果。省庵大师著作中也谈过很多感应事情。

  参会法师和学者围绕这个五个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结合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以及现时代净土行人的现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晚上9点,研讨会在欢喜轻松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三、瞻礼圣迹

  5月21日,在东林寺净土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德天法师和阿育王寺大知客师印斌法师的带领下,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法师和学者一行20多人,在朝礼东林大佛后,驱车至宁波阿育王寺,至诚礼拜佛陀舍利和省庵大师舍利塔

  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因珍藏佛教珍宝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省庵大师的灵骨塔亦建于阿育王寺之右。

  5月22日清晨,省庵大师研讨会一行在印斌法师的引领下,依次肃穆地登上舍利殿二楼。在舍利殿正中,供奉着西晋太康三年由慧达法师至诚礼拜而从地下涌出的阿育王宝塔。宝塔其状青色,似石非石,内悬宝謦,中缀舍利,五层四角。大众依次至诚顶礼瞻仰佛陀舍利,感戴佛恩!

  随后,阿育王寺方丈界源大和尚亲切接见了研讨会一行。大和尚应祈请,开示了禅净的修行要点与如何融会贯通。界源大和尚的谦和、风趣给大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后,大众来到省庵大师的灵骨塔,进行了一场小型的省庵大师诞辰纪念法会。阿育王寺悦众师父带领大众一起唱念《莲池赞》《佛说阿弥陀经》《往生咒》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共成佛道

  至此,纪念省庵大师诞辰33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分享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更多
>>>
推荐给朋友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QQ空间
腾讯朋友
人人网
豆瓣
百度贴吧
网易热
印象笔记
复制网址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微商系统

泰国地址:泰国曼谷敕赐普门报恩寺
 

 

     

手机版                                  安卓手机app